档案珍闻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档案春秋 > 档案珍闻 > 正文

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上海执行部旧址探秘

发布日期:2013-04-19 作者:系统管理员 来源: 点击:

1958年时的上海南昌路180号

上海的南昌路(1946年以前称环龙路)是一条人们所熟悉的马路,因为它承载着中国近现代厚重的历史。环龙路4号、42号、44号先后为中华革命党本部,环龙路44号接着又成为中国国民党本部事务所,最后成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上海执行部。环龙路63号为孙中山寓所(已拆)。除此之外,香山路孙中山故居、淮海中路孙中山行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共青团中央机关旧址、《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陈独秀旧居),还有周公馆、巴金旧居、许广平旧居等一大批仁人志士的寓所均在其附近。本文介绍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上海执行部旧址所在的南昌路180号(原环龙路44—46号)的情况。

缘何选址于此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环龙路44号为国民党在上海的重要活动场所。上海执行部办公地点选择在这里,一是中国国民党本部事务所先前也设在此处;二是由于这里地处法租界,当局在管理方面比英租界马虎;三是上海执行部已事先用钱买通了法租界巡捕房的中国探长程子卿,嘱咐他如有事情先来关照。所以执行部设立期间,法租界巡捕房没来干扰过上海执行部的工作,上海执行部人员的活动处于半公开的状态。1933年1月出版的《现代史料第一集(上海执行部小史)》中记载:“从前顾家宅公园(作者注,今复兴公园)华龙路侧门的侧对面,环龙路44号这幢小洋房,就是中国国民党中央执委会上海执行部。”

房屋何时建造

1958年11月19日,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有关同志采访上海市文史馆馆员贾叔香(南昌路180号房屋最早产权人之一)时,他回忆说,南昌路上最早建起的房子是铭德里及180号等六间房子。据《卢湾区地名志》记载:“‘铭德里’为今南昌路100弄,以及南昌路244弄‘环龙里’均建于1912—1936年。”但《卢湾区地名志》中未具体标明建筑年份。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保存有一张草图,上面标注着:“1920年至1929年间环龙路近马斯南路一段之门牌编号情况图。此图根据1920年至1929年间法租界公董局绘制的法租界地图放大,上面标有环龙路44—46号。”

拒毒会致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上海执行部信函的信封

2009年9月,笔者在台湾国民党党史馆查到一封名为淮滨的人致孙中山先生的信函,此信函系1917年2月25日寄往环龙路44号的,信封上的邮戳及信函上的日期为中华民国六年(1917年)2月。在《中华革命党时期函牍》一书中有一封函件,是1916年12月5日孙一鸣请居正拨付长春活动经费给孙中山的信函。信封上署:上海环龙路44号孙中山先生台启。以这些档案史料为据,房屋建造年代是在1912—1916年这段时期,但具体到1912—1916年间的哪一年,还有待进一步查找资料,予以考证。

房屋曾由何人使用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1931年2月的五份“上海特别市土地执业证”表明,当时南昌路180号等房屋的业主有五位,即贾叔香、贾幼临、贾季英、贾童甘、贾佛如。1942年,这五位业主将环龙路44—46号等房屋的土地及全部房屋18幢以及附属物、定着物等以45万元(老法币现钞)卖给浙江余姚人俞均孚。在一份1954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地政局房地产登记收件记录中显示,俞均孚死后,房产由其妻蔡翠玲继承,时门牌号为南昌路180—186号及178弄1—12号。

国民党中央执委会上海执行部被撤销后至1940年,环龙路44—46号房屋由谁使用情况不明。

上海执行部各部办公室如何分布

据中共党员张廷灏和曾在国民党江苏省委工作的姜长林两位老人于1958年回忆说:“在1922年之前,南昌路180号即原环龙路44号是国民党总部。最先租下来的是44号,后来由于在该部办公人员逐步增多,所以将46号也租下来办公。”

两位老人还介绍说:“国民党中央执委会上海执行部当时各部办公室分布是:44号较宽敞,楼上是组织部,楼下是总务部,46号楼上是宣传部,44号和46号楼上后面两间是妇女部。

“1924年时毛泽东曾在44号二楼楼梯跑上(去)第一间办公室办公,室内有二只单人写字台合在一起对坐。办公室的门现仍在。当时毛泽东任秘书处秘书、组织部秘书,后来毛泽东搬到前厢房办公。毛泽东在这段时期里,与人谈话等都不在(到)他寓所,所以很少有人去他家和了解其寓所地址,我只是听说他是住在慕尔鸣路一带。”(作者注,据查毛泽东当时住慕尔鸣路甲秀里318号,今威海路583弄5号或7号。)

(此照片档案现存于上海市黄浦区地方志办公室)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3年3月28日 总第2436期 第三版


上一条:清代吉林省如何防疫

下一条:全国第一份地方学雷锋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