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客轮”——泰坦尼克号沉没百年档案
发布日期:2012-05-22 作者:系统管理员 来源:
点击:
文章作者: 来源:《中国档案报》 添加时间:2012-4-12 点击:291
|
|

1912年4月16日,《纽约美国人报》错误刊登了泰坦尼克号头部撞上冰山的图片。如果该客轮是以图中所示的方式撞上冰山,则不会导致其沉没。

泰坦尼克号水彩画
泰坦尼克号,是由英国白星航运公司设计、位于爱尔兰贝尔法斯特的哈兰德与沃尔夫造船厂兴建的,共耗资7500万英镑,吨位46328吨,高度相当于11层楼。该船是奥林匹克级邮轮的第二艘巨大豪华客轮,被称为“世界工业史上的奇迹”“永不沉没的客轮”和“梦幻客轮”。

泰坦尼克号各等级船舱中获救男性、女性和儿童的数量及所占比例统计表
作为当时一流的超级豪华巨轮,泰坦尼克号与姐妹船奥林匹克号和不列颠尼克号一道为英国白星航运公司的乘客们提供快速且舒适的跨大西洋旅行。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南安普敦出发,途经法国瑟堡-奥克特维尔以及爱尔兰(此时为英属)的昆士敦,计划中的目的地为美国纽约。4月14日晚11点40分,泰坦尼克号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4月15日凌晨2点20分沉没,由于缺少足够的救生艇,1500人葬身海底,造成了当时在和平时期最严重的一次航海事故,也是迄今为止最广为人知的一次海难。 容 若 编译
(本文图片为英国国家档案馆馆藏)
相关链接:
1912年4月14日夜,泰坦尼克号在北大西洋撞上一座冰山,沉没于海底。这一悲剧距今已经100周年了,这也就意味着,沉船的残骸成为教科文组织2001年《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的保护对象。
泰坦尼克号的残骸位于纽芬兰海岸线外4000米深的海底。由于出事地点是国际海域,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声称拥有此处遗址。事实上,各国只对本国海域及悬挂本国国旗的沉船拥有管辖权。鉴于教科文组织公约只适用沉没百年以上的遗存,泰坦尼克号在2012年4月14日之前并不在公约的约束范围之内。
但从今年4月14日之后,教科文组织公约的缔约国将有权宣布任何毁坏、掠夺、贩卖及散播泰坦尼克沉船地点打捞出的遗物的行为为非法。缔约国可以采取自身权力范围内一切可能的措施保护残骸,并确保其中的人类遗骸得到应有的尊重。
《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于2001年在教科文组织大会上获得批准生效。公约旨在确保水下沉船、遗址、装饰性洞穴及其他文化遗址得到更好的保护。制定这一国际协定是全世界各国对水下遗产遗址日益受到探宝人的掠夺与破坏所作出的反应。虽然公约在原则上保护遗产保留在原地不受侵袭,但也推动为公众提供访问遗产遗址的机会,并鼓励开展考古研究。实际上,公约并无意涉及拥有权问题,也不损害各国的主权。迄今为止,已有41个国家加入了《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2年4月12日 总第2291期 第三版
|
|
上一条:查档,以规则的名义——在美国档案机构利用档案纪实
下一条:历届国际档案大会简介 (一)